1、选择题 以人文主义精神批判和考订基督教经典的是
A.拉伯雷
B.彼特拉克
C.伊拉斯谟
D.莎士比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主张的理解与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也曾主管圣彼得大教堂建筑的伯尼尼设计。广场以1586年竖立的方尖碑为中心。……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在长圆形广场的长轴上,方尖碑的两侧,各有一个喷泉,它们显示出广场的几何形状。在广场中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顶,它向人们指示了一个观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多少弥补了一点因大教堂前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人们在一定距离内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顶的缺憾。伯尼尼说,柱廊像欢迎和拥抱朝觐者的双臂。?
?一一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请回答:
(1)设计师用椭圆形广场的设计,以及梯形广场地势由外向内、向圣彼得大教堂逐渐升高的设计,分别突出了什么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罗马教皇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的目的何在?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的设计体现了怎样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体现了哪些领域的成就?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椭圆形广场的设计,突出了“迎”和“融”;而梯形广场地势由外向内、向圣彼得大教堂逐渐升高的设计,在于强调“圣”和“威”。
(2)目的:为了树立罗马教皇的威信。寓意:既体现了人文主义,又昭示着异教徒的皈依和罗马教皇的神圣地位。
(3)成就:历史、宗教、建筑、艺术等。原因:罗马教皇向世俗让步;人文主义的创新精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唐朝,妇女的服饰多种多样,可以穿胡服也可以穿男装,甚至当时最流行的是袒胸窄袖的服装。通过妇女服饰可以反映出
①唐朝社会比较开放
②民族融合
③受到了欧洲的影响
④在唐朝男女实现了平等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到今天,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据此回答下题。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白马寺是东汉政府在都城建造的佛教寺院
②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
③魏晋以后,佛教建塔塑像风行各地,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佛画是丰富的艺术和历史资料
⑤佛寺景色清幽,多为旅游胜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
C.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
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找出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A不对,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B不对,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有关系;D不对,后者在英国兴起,在法国形成高潮,并扩展到西欧。前者主要斗争对象是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后者是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束缚(王权与教权),因此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点评:同学们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二、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四、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