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 引自包拯奏报
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8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00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000人,官员之比已高达1:911。?
————引自《江淮论坛》1982年2期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80字左右,超过200字要扣分。
参考答案:历史现象:滥设等官僚机构;官员的委任严重超额;官民之比发展畸形。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影响:①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②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③导致吏治的腐败④官场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影响办事效率。(对影响的表述可有多种答案,允许有创见)
本题解析:解答材料解析题有两个重要步骤,一是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筛选有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本题分两个层次:一是阅读材料获取材料的直接信息;二是根据信息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本题从能力考查方面看属于递进式题型。三则材料从官僚机构、官员超额、官民比例三个方面引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过程中的政治腐败想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的根源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1年9月美国首位华裔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访问中国,谈到中美贸易不平衡时说:“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这说明,全球化(?)
A.手机企业的利润在下降
B.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C.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D.缺乏公正性难以为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新情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材料主要阐述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IPhone在组建过程中获利很少。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现今全球化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发达国家占据着优势,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C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单位:元
年别
| 外洋
| 外埠
| 合计
|
1905
| 180610
| 17669
| 198279
|
1910
| 191893
| 742513
| 934406
|
1915
| 2522
| 2146932
| 2149454
|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15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表格数据反映了外国输入中国的面粉急剧减少,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面粉却迅速增加。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受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A、B、D正确;这一时期并未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正如《大国崛起》一书中所说的:“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下不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A.重视教育和科技
B.战后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
C.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皇帝对国家的治理,天会有相应的天象作为反映。红月亮明显是异象,在汉武帝时会被认为是上天的警告,皇帝一般会发布罪己诏。故选C。A项只是涉及到自认灾害;B项与分析不符;D项是对客观的唯物解释。均错。
点评: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君权神授,另一个方面是皇帝权力也不能无限制的乱用,要实行仁政,否则天将降下灾异警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董仲舒的其他的主张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