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后采取的措施有
① 以武力维持国内统治?② 大力发展工商业?
③恢复天主教的地位?④以武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史实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
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都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以复施”。
材料二: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
?
(1)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
试概括两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3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两者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采取的斗争方式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一和二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甘地是如何实践其“独一无二”的斗争方式的?(4分)
(4)从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迪?(4分)
参考答案:
(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资产阶级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任答3点,3分)
(2)斗争方式:孙中山:暴力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原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甘地受到宗教仁爱思想的影响较深。(4分)
(3)实践: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领导“食盐进军”运动。(4分)
(4)不计个人名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不贪恋权位等优秀品质。(任答2点,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托克维尔在描述法国革命时曾这样写道:“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他的主人时,专制政府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而这些机会是那位天才轻而易举地发现的,他后来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对这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评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发动进攻俄国的侵略战争
C.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D.重建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可知是拿破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崛起后,于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结束了共和制度;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拿破仑的对外政策对欧洲的影响之一是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拿破仑虽建立了帝制,但是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颁布《民法典》,并没有恢复封建经济与封建制度。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
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B.“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
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符合这一原则。A项体现的是同态复仇,具有落后性,B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C项体现是美国国会的组成,均不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