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 ]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片是历史的印象,能记载各个时期人的企望。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图2
(1)材料一两图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部分景象。图1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什么重大问题?(1分);图2表明,美国妇女满意政府为其提供社会保险。新政的这一举措有何影响?(2分)

图3?图4
材料二
(2)导致材料二中苏联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由此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1分)
材料三:

图5?图6
(3)上述图文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观察图5,这位老农真挚的笑容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图6和全国妇联的调查,你是怎样看的?(2分)
参考答案:
(1)重大问题:经济危机造成大批工人失业。(1分)
影响:新政的这一举措对缓解美国经济危机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促进作用;二战后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借鉴推广,并由之发展成为福利国家。(2分)(1点1分,言之成理给分)
(2)社会问题: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急需生活用品短缺)。(2分)
结果:苏联解体。(1分)
(3)①重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全国农业的大发展。(2分)?
②看法:民工潮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贾宁利事例,既反映了农民工为融入城市生活的艰苦努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也暴露出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应正视和解决。(2分)(1点1分,言之成理给分)
本题解析:
(1)注意图一时间信息“1932年”,文字信息“我要工作”; 图二时间信息“1937年”,文字信息“社会保险卡”,因此图一反映了经济危机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图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提供社会保障。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提高,生活用品短缺,人们在商店排起长队,联系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析。
(3)结合所学知识,图5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联系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6反映农民涌入城市,形成民工潮,再结合材料分析民工潮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也暴露出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应正视和解决。
点评:解答历史材料题,注意总体把握材料,宜粗不宜细,这通常是我们利用材料的第一步阅读。总体浏览所有的材料段落,对考察的知识面有个大致的了解,先不要急于细读;在初步理解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去细读材料。一般情况下是第一个问题针对材料一,第二个问题针对材料二,或者是比较材料一或者二、三之间的观点区别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针对性的阅读。这个时候,我们一方面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出处、作者、年代等相关信息,一方面也要注意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这都是我们解答问题的重要参考。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 ]
A.扩大政府开支
B.发展基础工业
C.改善交通条件
D.建立国营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美国四位总统的评价最不准确的是
A.有人说:“世界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不贪恋权势,这就是华盛顿。”
B.富兰克林·罗斯福,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
C.杜鲁门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
D.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B项““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可以看出,该项错误的分析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并非“苛政”。故选B。A项正确,华盛顿在事业的高峰期,从总统的位置上退了下来;C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成为了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是冷战的开始的标志;D项正确,尼克松总统在位期间,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


?
?
?
图1?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2 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材料二:? 1930年6月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33%提高到40%。结果导致德、意、加、西等国以牙还牙,纷纷高筑关税壁垒。激烈的经济战使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萧条阶段被延长。
材料三 :?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海啸”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欧盟已开始倡导彻底检查全球金融体系,并提出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即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
10月2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的金融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在当前这种合作表现在领导人首先要高度重视。?
——?金融网综合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际社会为应对这一事件采取什么举措?(4分)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2分)
(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什么?(2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面对“金融海啸”当前亚欧国家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和建立“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2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分)
(2)以邻为壑;构筑关税壁垒,实施贸易保护。(4)分?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国际关系日趋紧张。(2分)
(3)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
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和影响,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形成力量,克服金融危机.(2分)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多极化趋势加强,需要建立新的金融体系,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