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良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孙中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取信息:农民没有意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望于一个好皇帝,来拯救众生。黄宗羲认为“天下大害君而已矣。”,对农民们的看法提出质疑。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诗词也能反映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各个小项,①“屈指行程二万”指1934年开始的长征。②秋收暴动指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的秋收起义。③“百万雄师过大江”指1949年4月渡江战役。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指举国欢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答案为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推动欧洲冒险家开辟通往东方和新大陆的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播天主教
C.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D.天文航海知识的进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市场和追求货币资本,而C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则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答案选A,B是其重要动力, D是其前提条件。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C.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
D.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后英国的经济严重削弱,传统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194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史家认为,“欧洲人探险的动机是错综复杂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寻找基本资源和可以耕作的土地,以及寻找通往□□市场的新商路,再有就是热切的传播基督教。”材料中空缺的应是
A.中国
B.印度
C.亚洲
D.美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