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和德国政府从加强苏德之间和平事业的愿望出发,达成以下协议:“……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2:“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
材料3:“苏、美、英三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所进行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
——1945年2月1日《雅尔塔秘密协定》
请回答:
(1)材料1、2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有何相同目的?(2分)
(2)材料3表明了英美的何种外交政策?(2分)你如何看待?(4分)
(3)材料3中“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所进行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是何含义?(2分)
(4)材料2、3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1)避免苏联对两国进行军事牵制,以便它们集中兵力侵略西欧或东亚、东南亚地区。
(2)牺牲中国的领土或主权换取苏联对日作战。一方面协调了大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另一方面又牺牲了小国、弱国的利益,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3)由苏联继承日俄战争前沙俄在中国东北攫取的各种特权。
(4)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重大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与斯大林格列战役的作用是一致的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柏林战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特征的理解能力。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以上的重大战役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只有阿拉曼战役,所以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1年9月11 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由于第一次偷袭引发的战争是? (?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苏联卫国战争
D.太平洋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利占有土地。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唯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我们比全世界其他民族有更多的权利拥有更多的土地,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运用这个原则: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希特勒1930年
材料二: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飞跃的速度赶上自己的竞争者并跑到前面去了;相反的,有些国家则踏步不前,并且逐渐落到后面去了。……结果从三十年代中期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法西斯国家集团和英、美、法三大国组成的帝国主义集团。这两个集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法西斯国家从西方国家得到的支持越多,它们就越是贪得无厌;它们越觉得自己的力量强大,就越轻视那些助它们为虐的人。……
——选自凌治彬主编:《世界现代史稿》
⑴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有哪些?其实质又是什么?(9分)
⑵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给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6分)
参考答案:
⑴背景:经济危机爆发后,(3分)
各国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德国工业市场受限;(2分)
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或《凡》对德海外市场的剥夺)影响德国工业发展空间。(2分)
实质:抢占殖民地。(2分)
⑵应和平崛起;(或反战和平的角度)(2分)
及时警惕并制止导致战争的因素(或大国责任的角度);(2分)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或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三段史料: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二?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靠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
(2)材料三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一些什么政策?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指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向上述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2)丘吉尔意在让美国为维护英国利益不惜冒对日作战危险。罗斯福不愿仅为英国的利益对日作战。
(3)尽量避免过早同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机会发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以发战争财。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利益。
本题解析:
回答第(1)问注意信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爆发。第(2)问关键词“香港、印度等不放心”“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第(3)问多从美国利益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