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指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方针是
[?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长期共存,肝胆相照”
C.“互相监督,荣辱与共”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是建国后的某一时期出现的现象:绿军装成为革命、^造**的象征,受到人们的青睐。穿戴华丽被视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并受到严厉批判。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

?[? ]
A.镇压反革命运动时期
B.反右派斗争时期
C.“三反”运动时期
D.“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材料三: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和特区政府带领澳门各界人士团结奋斗,务实进取,积极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克服澳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保持澳门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使澳门这座历史悠久的商埠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十年,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十年,是澳门基本法顺利实施的十年,也是澳门各界人士积极探索符合澳门实际的发展道路、不断取得进步的十年。
——胡锦涛在澳门回归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2月20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特区”主要指什么?概括它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港澳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根据材料三,分析澳门回归10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中央政府对不同地方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区:经济特区。积极作用:①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②有助于培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基本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法律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特别”之处:享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因素:“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澳门同胞的团结奋斗。
(4)启示:①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统一;②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有利于推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