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已经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思想家是
A.庄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在
A.日内瓦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 ( )
A.曹魏时废止铜钱,实行实物交换
B.民族矛盾尖锐,地区间不能正常交流
C.长期战乱,政权更迭频繁
D.科技水平停滞不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商品经济水平高低决定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这一时期战乱频繁,政局不稳,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商品的交流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是
A.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少
C.得益于二战前的民主化改革
D.朝鲜和越南战争促使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
[? ]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市场竞争激烈化
D.商品结构复杂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