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德国进攻波兰之时,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位政治家发表这一言论时主要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灭亡无损于英国的利益
C.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
D.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发表这一言论时主要考虑的是波兰灭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国进攻苏联。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上台的相同条件是:
①经济危机的影响②法西斯势力活跃③政府的支持④通过发动战争而上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A.一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二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综合上述史实可以判断,让意大利向非洲沙漠扩张,减少其对西欧国家的威胁,正是绥靖政策的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西斯侵略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7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德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之后,苏军易守为攻,转入反攻;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直至最后灭亡。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圣皮埃尔——密克隆岛事件是自由法国与美国在对待西半球法国殖民地中立问题上的政策分歧所引发的必然冲突……他(戴高乐)绝不接受美国将法兰西帝国某些部分中立化的政策……自由法国以武力占领它却给美国造成了很大麻烦,并可能严重损害美国与贝当政府的关系……赫尔(美国国务卿)要求自由法国人撤离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并表示,如果得不到总统的支持,他就将辞职……美国政府也面对国内的激烈批评……
1942年元旦,26个盟国代表在白宫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自由法国被拒之门外……到了1942年11月8日,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时,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被排斥在外……1944年6月6日,当盟军踏上诺曼底开始了解放法国的伟大战役时,一直为之苦苦奋斗的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再一次被排斥在外……由于美国政府在此后的战争中一直对戴高乐将军采取敌对态度,以至于使双方关系演变为一种“敌对的盟友”关系。
——摘编自宋永成《圣皮埃尔——密克隆岛事件及其对美国与自由法国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没有比萨科齐和法国人民更重要的朋友和盟友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对自由法国采取敌对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淡谈你对“盟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由法国在法属殖民地问题上与美国政策产生分歧;自由法国的军事行动与美国对贝当政府政策冲突,并引发美国国内政治危机。
(2)两国关系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