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C.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A和B项是冷战开始序幕和标志所以先排除,D项欧洲煤钢联营六国中不应该有英国,所以也排除。针对西欧工人运动,美国通过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符合史实,所以应该选择C项。
点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主要有?①戈尔巴乔夫给东欧国家松绑”?②西方的和平演变?③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④苏联解体的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原因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不是东欧解体的外部原因,苏联的解体是1991年12月,而东欧剧变发生在1989年。所以③、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9·11”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将“9·11”恐怖袭击归结为是伊斯兰激进分子对美国代表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仇恨;继阿富汗战争后,美国绕过联合国,又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企图将伊拉克改造成“民主样板”向中东其他国家推广。这说明
[? ]
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
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片是凝固的历史。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开会的情景。

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护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也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得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联盟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国联最终没有能够制止二战的爆发,有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国联成立仓促,从建议提出到正式成立,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美苏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操纵国联的是英法这样的二流国家,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各自职权规定不清,大会一致通过的决议才能有效,极大地限制了国联的行动能力。
材料四?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欧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量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材料五?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消失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丛书》
请回答:
(1)国联、联合国成立时标榜的共同宗旨是什么?两个组织成立后初期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
(2)结合材料四及所知识,说明联合国作用改变的必然性。
(3)报道说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你是否同意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1)共同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没有达到目的。国联成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操纵,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在成立初期一直为美国所操纵。(2)联合国作用得到改变的必然性: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崛起,取得联合国多数席位,和平民主力量大大增强。(3)答案一:不同意。日本迄今为止还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甚至还极力美化侵略战争,企图重温帝国主义旧梦。
答案二:同意。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大国的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题解析:本题前两问主要考查对国联和联合国成立宗旨的识记能力和联合国成立后作用变化的理解能力。第三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论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充分说明理由。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要注意前后的一致,避免自相矛盾、文字表达混乱。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基辛格说:“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原因在于
①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无人能比
②欧盟、日本等经济实力已同美国成鼎足之势
③美国推行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不结盟运动与美国的抗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