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0年,苏联局势动荡的主要表现有? (? )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②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
③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公开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应加强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
A.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九国公约》规定“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中国之门户开放”的“原则”。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选D。
考点:《九国公约》
点评:《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7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在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时直言不讳地表示:“我知道,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形势。”
——王福春《冷战时期的西方外交思想》
材料三? 50年前,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创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已经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五项原则今天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事实也证明,任何超越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尊重他国意愿的做法,难以真正实现人权、自由和民主的理念,相反还可能造成局势的动荡。因此,五项原则的传承、发扬,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56、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角度概括20世纪70年代”新的形势”。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能够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据材料三,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分析五项原则今天所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答案:(1)原因:①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认同;②日内瓦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影响;③亚非会议上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对中国有较强的认同感)④中国重视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2)政治格局:①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苏联国家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②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崛起,冲击两极格局。
经济格局:日本崛起和西欧联合,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构成威胁;
(3)因素: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困难与挑战:“冷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或个别强国肆意践踏和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他国内政)
本题解析:(1)第一问回答的关键在于抓住两个时间点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活动重点即可。1956年前后之所以外交成就引人注目,我们就应该联系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的积极参与;1965年则应该联系到60年代我们的外交重点在亚非等第三世界国家。
(2)重点抓住时间20世纪70年代,抓住两个角度(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政治格局重点抓住美苏争霸处于第二阶段的基本态势、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格局重点抓住欧日的重新崛起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3)本小题两问,一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基本准则的原因,二问困难与挑战。第一小问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所体现的平等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应从当今世界格局出现的不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大影响的因素去分析。主要是一超多强下个别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1年3月法国等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7月22日在挪威发生爆炸案和枪击事件,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多次挑起事端。材料说明当今世界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恐怖主义主导国际关系
D.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国际军事矛盾、冲突不断,威胁着国际和平局面,故选A。B、C、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苏联的民族矛盾
B.苏共党内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D.苏联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对苏联解体的认识。A、B、C、D四项所述的四种矛盾都存在,但主要矛盾是D项“苏联各阶级的矛盾”,因为自这之后,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