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东剧变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但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苏东剧变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中坚力量?
B.美国单独称霸的世界格局形成?
C.第三世界崛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苏东剧变,两极中的一极瓦解,影响世界半个世纪之久的两极格局崩溃,掩盖在两极下的中国、西欧、日本势力日益显露出来,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一战后各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图可知,①符合美国,一战战场主要在欧洲,美国是战争后期参战的,并且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一战结束时美国是最有钱的;②符合英国,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但国际中心仍在欧洲,而③④则符合法国,巴黎和会上法国要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因此C符合题意。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2月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战后法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以前是所谓的“德法世仇”,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的社会。……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
(1)请列举至少三例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
(4分)
(2)“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6分)
(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 (3分)
参考答案: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3分)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积极侵略中国。(1分)
(2)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6分)
(3)历史问题;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等。(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内容可直接找出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2)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建国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推动。(3)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中日两国的核心问题是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现代史中法德两国的和解采用的是化解仇恨和加强合作方式,中日两国也可以采取增进了解和互信,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的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早出现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C.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后
D.苏联解体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因此选D。A项与材料“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不符;B项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C项是在冷战时期建立的,当时尚未结束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刘金质在《冷战史:1945—1991》中说:“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其中“向新格局转变”指的是
A.即将确立新的两极对峙格局
B.消灭国际力量中心的过程
C.建立稳定的单极世界的过程
D.将形成多个力量中心的制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各国人民不希望美国的单极世界,美、日、西欧、俄罗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不断制衡,当今社会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