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
(2)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等。北宋:保守势力强大,宋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
A.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C.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俸禄制
D.改行三长制,迁都洛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北魏实行的哪一种政治制度是和均田制相适应的。均田制实行了,土地分给农民了,谁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北魏废除宗主督护制,设邻长、里长、党长,负责上述工作,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迁都洛阳等,虽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但和均田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B、C、D,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北魏的三长制
点评: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要熟知均田制的性质和作用,因为这是常考点。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作用: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度。北魏孝文帝时,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措施
①统一黄河流域,促进民族融合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规范臣民的生活方式
③模仿汉族管制,修订鲜卑律令
④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