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②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教材所学,①出现于1977年,②出现于1995年,③出现于1974年,④出现于1988年。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4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它)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尊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
社会物质基础
| 人物
| 代表作
| 核心观点
|
A
| 伏尔泰
| 《哲学通信》
| C
|
B
| 《论法的精神》
| 三权分立
|
卢梭
| 《社会契约论》
| 主权在民
|
材料四?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主要观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物质基础。(1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人的信仰的主要观点。(1分)
(3)填写材料三表格中ABC空缺的内容。(3分)
(4)运用材料一、二、三,论证材料四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主要表现:强调个人的自主自立;尊重私人生活;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3分)
物质基础: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分)
(2)主要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即可得救。(1分)
(3)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孟德斯鸠 ;C.天赋人权。(3分)
(4)答案要点:观点(2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史实(4分):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些运动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掌握情况。解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综合分析归纳。如材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尊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揭示了其表现,联系文艺复兴的背景回答物质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首先要分析材料,再结合所学归纳总结。材料“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体现了其观点“因信称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及概况的掌握情况。从根本上来看,启蒙运动的原因在于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表格中的提示及所学知识,可知主张“三权分立”的是孟德斯鸠;而伏尔泰的核心思想是“天赋人权”。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学生要明白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然后结合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背景分析物质与一时之间的辩证关系。回答时要注意简练,只要能说明问题即可,不易展开。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
A.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积极的影响和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但贯彻整个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项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贯彻始终,那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 D两项是其消极作用的表现,不合题意,B项的积极作用远大于A项,所以答案选B项。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最突出的特点,这一制度与以古希腊民主政治为首的西方政治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生产方式的不同。在中国这一制度在秦代正式确立,此后随着王朝的更迭不断得以强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积极意义在于
[? ]
A.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
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说明世人皆为物所累扼杀了人的本性,尽管所从事的行业有很大区别,但就损害了人的本性而言是相同的,因此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答案选D,A C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B项说法与题意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