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上述两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社会阶层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孔子和孟子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孔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主张爱有差别,墨子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主张爱无差别,因此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以选B。A项错误,二者同处于春秋战国时期;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二者讨论的问题基本相同,都是关于社会关系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的锑、锡产量的不断增加,但几乎都输出到国外;这反映了我国的重工业仍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体现了半殖民地的特征。故选D。A、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锑、锡产量的大量输出,可以排除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历史,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以下认识中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的项目顺序是
①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它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③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记
④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革命史观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③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①符合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其核心,②符合现代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④符合文明史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瘦肉精、地沟袖等泛滥,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2007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提出应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
B.全国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C.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D.民主党派对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针对瘦肉精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事件,全国政协提出应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最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B、C、D项符合材料;政协属于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并没有立法权。A项错误。
点评:现代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掌握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历程及特点。今后高考命题可能会将中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从现代化的角度认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5年 5月15日,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珠江电影院等在华纳金逸国际影城联合举行“东方光影传奇——中国电影百年大型资料展”,这次影展特别展出了一批科教片、社教片以及反映革命和建设的影片。观众不仅可以观赏到中国电影从1905年诞生以来走过的百年历程,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可见,电影的发展有利于
①弘扬中国民族文化?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③提高人们艺术素养?④拓展人们的国际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科教片、社教片以及反映革命和建设的影片”“中国电影从1905年诞生以来走过的百年历程”反映了电影的发展弘扬了中国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艺术素养等,据此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国际意识”的表述与题意无关。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