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年秋,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索,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回答:
(1)试结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内容分析作出有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这一科学论断的依据。
(2)八大提出了哪些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
(3)后来这些方针和设想并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举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违反八大精神的主要事例。
(4)分析八大方针和设想未能认真贯彻和落实的原因
参考答案:(1)①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建国之初,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通过追歼残敌、土改和镇反,阶级敌人已基本被消灭。②人民政权已巩固。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地方政权不断建立并巩固,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加强了民主和法制。新中国外交成熟,国际威望提高。③社会经济领域有根本变化。建立了国营经济,恢复了国民经济,发展了农业生产,破除了工矿业内的旧生产关系。一五计划进展顺利。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和巩固了。(2)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即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3)一是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二是发起了严重违背客观规律的“大跃进”运动;三是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断;四是大搞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的人民公社运动;五是错误地发动反右倾斗争。(4)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和国际环境恶化。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因果分析能力。第一问其实就是概括分析1956年八大召开前的背景条件,从政治、经济、外交和主要矛盾的解决四个方面来归纳。第二、三问实际上就是归纳概括八大的内容和50年代后期左倾错误的史实。第四问要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来分析,比如国内经济文化的极端落后、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国外美帝包围。以及主观上去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题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图片展览,下列各项不可能入选的是(?)
A.香港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
B.澳门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C.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成就
D.港澳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一国两制。根据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在民族市场起作用的不单是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当今国际经济的现状及其分工的专断方式也阻碍着落后国家的起飞。……英国全靠其世界中心的地位,才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三世界各国也企求和渴望实现工业革命,但它们处于边缘。……”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落后国家无法实现工业化
B.第三世界国家缺乏实现工业化的内部环境
C.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外部环境恶劣
D.英国依靠世界中心的地位完成了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2年元旦,欧元在欧盟多数国家正式流通,主要表明
[? ]
A.区域集团内的经济联系更趋稳定
B.各会员国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得到加强
C.法德两国在欧盟内取得主导地位
D.欧洲盛行保护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论是蔬菜、粮食,还是农民收入,这都属于农村经济,显然,提高蔬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都属于促进农村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