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东北老工业基地
①创建于“一五”计划期间? ②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折射
③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 ④创建与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相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
C.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D.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B项是在83年提出的;C项是在86年后;D项是在近年。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唐太宗感觉长安夏天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七月,他又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太宗有何变化?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0分)
参考答案:
(1)思想:以民为本,不夺农时。(2分)
原因:唐太宗个人品格(善于反思和自我批判);吸取隋亡教训;以儒家“仁政”思想为指导;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变化:从与民休息、克制个人生活欲望变为苦役百姓、贪图享受。(4分)
评价:唐太宗即位初期推行休养生息,可以说是明君,但他晚年也贪图享受,劳民伤财,走向自身的反面。(4分)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全面看待其在不同时期的作为。(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一,从材料中“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可以直接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唐太宗个人品质、吸取前代教训以及维护统治的角度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二,从材料二中“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的信息并结合材料一来概括变化;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围绕评价人物的标准如放在历史环境中、全面评价等视角去综合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B.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C.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D.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主张气节、品德和人的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中原王朝国力衰落的产物,但都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B.都促使少数民族归属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C.都是在少数民族主动请求下的政治婚姻,都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
D.都促使少数民族建立封建政权,都促进了边疆开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太宗时期,国力强盛而不是衰落,排除A;唐朝时期,唐政权与吐蕃政权是中国境内两个对等并立的政权,并不存在归属问题,排除B;西汉时呼韩邪单于率部归属,但并未建立封建政权,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