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9 10:14:36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共17分)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7分)(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2分) (2)反传统反教条(或反对封建伦理纲常)。资本主义萌芽。(3分) (3)认识和对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4分) (4)17~18世纪,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儒家学说主张“仁”、“礼”,力主“中庸”之道,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儒家学说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对西方启蒙思想家来说具有借鉴作用。程朱理学强调人性尊严,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6分) (5)古今中外对儒家思想态度不一,是由其时代性与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剔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 ) ①男女平等 ②议会至上 ③工商皆本 ④实行众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项正确,体现了近代平等的观念;③项正确,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④项正确,体现的是近代民主的理念,故选C。②项错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并未提出议会至上。所以本题排除②,答案选C项,A、B、D三项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6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6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4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8分)
参考答案: (1)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6分 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2分) 以民为本:孔子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2分) (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 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分) 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2分) (3)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6分) 理论:形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分)
本题解析: (1)第一小问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学生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阶级关系等方面概括回答。诸子百家中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为“专制主义”服务的;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2)明清之际产生了李贽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材料中黄仁宇认为李贽的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形成丛林”,即难以发展为成熟的理论,社会影响力有限。而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是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3)依据材料三可知,“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加强法制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二小问考查新时期中共创立的重大理论成果,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政治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约略地说,对于“帝王”事实上乃是附着在天下苍生身上的一大毒瘤这一道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后世的黄宗羲可谓“心有戚戚然”,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但他们也都很无奈,因为这里明显存在着一个思想困局: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要真正地解决“君王之害”,还是西方思想界替孟子和黄宗羲们想出了好办法。把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关进一个精致的“笼子”。而一旦被关进这个“笼子”,即使他是一只“猛虎”,要危害天下也是难上加难。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材料二:18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哲学里面逐渐形成那正在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理性万能学说,而这理性万能的学说实以中国之哲学文化输入为其外在的必要条件。正如赖赫淮恩所说,中国思想在18世纪之影响,至可称“孔子为此世纪之守护尊者”。因耶稣会士介绍孔子的学说,引起欧洲一般知识界对于中国思想研究的兴趣。历史学家们以伏尔泰为首,也极力炫耀中国以为是一个理想至治之世,道德、宗教与行政全超然不群。中国为哲人政治,授予官职时,常召集多数学者在公堂上公开讨论而选拔最有贤明的答案的委以要职。中国人为世界上最严守政治规则的国民。国王为最有力的主脑,由此主脑使国家的手足活动。中国谓为武断政治,不如以文治主义的理想称它。青年竞入大学而从事探讨他日出仕时所应熟悉的国法民情,所以中国大学乃有举世无双的荣誉。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孟子与黄宗羲对于帝王是“毒瘤”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之。并指出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8分) (2)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应是什么?在这方面西方思想界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好办法?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重被黄宗羲斥为“大害” 的中国政治,其原因何在?(4分)
参考答案:(1)认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以仁政学说来约束君主;黄宗羲指出君主是天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4分) 看对:黄宗羲发展了古代民本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开错: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4分) (2)根本:体制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由人民决定国家大事和领导人去留。(2分) 好办法:改良,确立君主立宪制;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等。(2分) 原因: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的政治实践;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解放思想,自然科学发展;东方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启蒙思想家的努力。(6分) (3)受信息来源限制,对中国不够了解;借中国开明政治理念抨击本国专制体制,倡导民主政治。(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用仁政来约束思想;而黄宗羲则主张限制君权。第二小问实际上是考查如何看待黄宗羲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方法是改变社会体制;根据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改良的道路;一是革命的道路。根据材料“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理性万能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重被黄宗羲斥为“大害” 的中国政治,其原因就是受信息来源限制,对中国不够了解;借中国开明政治理念抨击本国专制体制,倡导民主政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仁”的思想 D.“仁政”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