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一位同学收集某地考古资料后得出这样的认识:这一文明存世的时间与中原的夏、商、周王朝所处时代大致相近,但不论是玉器,还是金器、铜器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文化。你觉得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中国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B.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C.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D.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朱元璋政权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发动北伐,迅速取得胜利,不足两年时间,中原、华北、西北等大片地区,均为明军占据。但是随着明军战线不断延伸,补给线日益拉长。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上书称:“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山西行省提出采用开中法。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这里的“中”有着认购的含意,政府开示纳粮地点与所酬盐数,出榜召商,称之为“开中”;盐商接受政府条件,自报纳粮数量,称之为“报中”。
表3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
时间
| 奏请单位
| 纳粮仓
| 中纳则例
|
洪武三年
| 山西行省
| 大同
| 每引米l石
|
洪武四年
| 中书省
| 延安、宁夏等
| 每引米7斗
|
洪武八年
| 产西砖耀
| 桂林
| 每引米2石3斗
|
洪武十九年
| 云南布政使
| 金齿
| 每引米1斗
|
洪武二十年
| 户部
| 毕节(贵州)
| 每引米3斗
|
洪武二十二年
| 北平行都指挥使
| 大宁
| 每引米5斗
|
洪武二十九年
| 户部
| 桂林
| 每引米1石
|
——摘编自孙晋浩《开中法的实施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6分)。
3、判断题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台湾问题,请回答:
(1)近代台湾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行了那些斗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那些政策和措施?
(3)“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针对台湾和国际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运用历史知识写一篇维护统一,谴责分裂的短文。
4、判断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
A.欧洲共同体 两极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 两极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
5、判断题 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是?的建立(?)
A.太学
B.书院
C.国子监
D.理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