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位于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湖南省
D.台湾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在偏远地区出现了草市,到唐朝时期草市逐渐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的景象。AB项描述的是夜市,C项描述的是盗贼猖獗的景象。D项草市是农村的集市,因此应选D项。
考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唐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坊市制度虽然比较严格,但是在后期也出现了夜市;乡村出现了草市,坊市界限被打破。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的城市发展的情况和明清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注意不同时期的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业步入发展的轨道,一时间报纸成为抢手货,下列不属于当时中国报刊业发展特点的是
A.近代报刊对洋商和洋务集团有一定依赖关系
B.近代报刊是政府发行的公报
C.报刊形式大多模仿西方报刊形式,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办报者往往兼有政治和经营上的双重考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古代社会严格的“四民”等级划分到明清之际的“士商相混”,反映出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级观念逐渐淡化。故选C。A项说法极端;B项说法错误,中国古代从未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项传统社会结构解体说法错误,传统社会结构在近代开始解体。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点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代表人物有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等。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皆本等,是传统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民间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