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 (6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 (5分)
参考答案:
(1)50
(2)坐失良机:英法在德国吞并奥地利问题上的不干涉政策;
慕尼黑阴谋;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美英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等。
自食其果:法国溃败;不列颠大空袭;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3)联盟形成:英美声明援助苏联;苏联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苏美英三国协定;《联合国家宣言》等。
联合反击: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中国战场大反攻;苏联对日作战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6分)
参考答案:
(1)危害:军费开支过大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人力;造成社会不稳定。(任意答对2点给3分)计划:限制海军军备。(2分)
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以取得信任。(4分)
(2)依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日本在此的防御工事已经竣工),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日本仅作虚幻的保证。(4分)
事件: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当中可以看出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利于世界和平。计划:“限制海军军备”。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意图:这一问要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一战结束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激化,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限制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而中日矛盾又非常尖锐,所以美国要拉拢中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另外也想进一步扩大在华的特权。
(2)根据材料二分析,所以答案可以从材料提取, “依据”这一问可以直接从材料当中提取,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可以从个答案归纳出来,“事件”是指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战争爆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是最终将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
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走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承认,如果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请回答:?
(1)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者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
(3)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参考答案:(1)美国会不会承担法律上的义务。(2)威尔逊认为,对美国而盲,盟约规定的义务主要是道义上的,但在某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承担一定的使美国卷人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则反对承担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取得胜利,美国没有参加国联。(3)美国不陷入欧洲事务。在意埃战争中,美国推行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侵略者。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一战后对外政策等史实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学生对有关史实归纳、概括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观点的能力。具体看(1)对材料“《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进行概括,得出:美国会不会承担法律上的义务。(2)通过对材料“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进行概括,得出:参议员们反对承担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通过对材料“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但是他承认,如果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进行概括得出威尔逊的主张;威尔逊认为,对美国而言,盟约规定的义务主要是道义上的,但在某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承担一定的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通过对国联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得出:参议员们取得胜利,美国没有参加国联。(3)通过美国议员的主张,概括出美国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美国不陷入欧洲事务。通过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回答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美争夺国联控制权斗争的结局表明
A.美国不热心欧洲事务
B.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国
C.英法结盟对抗美国
D.英国仍维持和掌握世界政治霸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一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美英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上,而国联控制权作为称霸世界目标的体现,反映了世界霸权究竟由谁控制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角逐中,美、英之间关系的正确表
述是(?)
①在抵制日本扩张方面有共同利益?②在中东问题上竞争激烈 ③
在控制国联问题上矛盾尖锐 ④在中国政策问题上较为接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