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
A.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C.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都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变化的原因。A.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说法错误,因为近代中国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特点:①受西方影响明显,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②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③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36.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是指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是涉及的样板戏,这种情况出现是在文革期间,所以正确的是C,BDA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小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今天在现实生活中都已实现了。下列历史事物中能体现“顺风耳”传说的是
A.高速列车? B.火星探测器? C.手机? D轮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清中后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加
B.清朝后期工商杂税逐渐超过了农业税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中国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在近代没有实现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所以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