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 不上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的大意是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因此可见孔子强调统治者的诚信最为关键。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否则易错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今年11月12日至13日在夏威夷州檀香山举行。下列对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一国两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1972年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1972年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C.1978年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D.1992年海峡两岸就“一国两制”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D项表述不准确,符合题意,即为答案。A项表述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内容,B项表述符合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C项表述符合1978年底《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内容,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1920年、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大量对中国输出资本的同时,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渝令各省办厂。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A洋务运动兴起和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都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C工人阶级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都和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以报纸广告来立意的图文题。广告,在当今市场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悄然走进高考试题中,以其题型新颖、贴近生活、图文并茂,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解析比较、综合概括、知识迁移等能力。因此,在平时学习和备战高考时,要注意此类试题的训练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