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
2、判断题 “初犹缓缓,数武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
B、电车
C、火车
D、马车
3、判断题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4、判断题 下面是上海外滩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