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
D.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近代”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说的。古代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近代则是采用机器生产。故选D。A项是从产生的时间上说的;B项是从生产目的上说的;C项是从投资主体上说的,均角度分析错误。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是考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繁荣时期、衰落时期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之间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实?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二;概述中国共产党在上述两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
参考答案:
(1)人民大众同封建军阀的矛盾,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本题解析:学生要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以及为解决这对矛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革命派,农民阶级是怎样去探索奋斗的,与之对比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革命纲领有和意义。二大革命纲领实现之后,党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在建国之后怎样探索的。这就是材料一二大与材料二八大所涉及的核心理论问题。这个理论的把握需要把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实际上也就是考纲所要求的要理解历史教材上的概念与结论。具体到这个题上就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材料题可以说通过两次会议的材料将同学们对整个近现代历史深度的理解串联在一起,不可谓不大不深。对于习惯按照历史就是背的同学来说,答好这个题也就成为不易之事。估计在整套历史试卷之中,普遍性丢分的就是这个题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戊。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庚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请完成:?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5分)?
(2)结合材料分析古代中国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统治时期赋税徭役沉重,极大地破坏了生产,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材料二反映了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赋税较轻,使天下富足安定。?
(2)统治者的赋税沉重,则百姓负担沉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贫困劳累,经济停滞,会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甚至危及统治;统治者减轻赋税,则农民安心生产,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发展,社会财富也相应增加,有利于巩固统治。?
本题解析: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朝赋税繁重,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时徭役繁重,男子服役占总人口的多数,这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从汉高祖到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和徭役,人民负担有所减轻,这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富裕,也巩固了汉王朝的封建统治。从秦汉实行的不同政策可以看出,统治者的不同经济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巩固统治,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韩非指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法之内……”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
A.法律受制于君权
B.君主制定法律
C.法律的权威性
D.君臣均受法律制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下图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先生,因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荣氏家族基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2)材料二的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分)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并简要分析解放前民族工业发展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通商口岸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任答1点1分,满分3分)
(2)状况:迅速上升。(2分)
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④群众性的反帝斗争;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任答1点2分,满分10分)
(3)特点:民族工业发展曲折。(2分)原因: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剥削。(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