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规范;1924年民国教育委员会主张女学生“应依章一律着用制服”“袖必齐腕,裙必齐胫”。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上经常出现女性健美、体操、游泳、跳水、选美比赛以及身着泳装的时装模特儿的形象,甚至连“比基尼”也被国人接受了。上述变化说明?①女性服饰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②男女平等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③社会环境对女性服饰变化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④服装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社会时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女性服饰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能折射出时代观念的变化,所以①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要求,②材料中并未体现,④说法错误,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史内容的感知能力。社会史学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高考将其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更好地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实用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报刊、通信、自然灾害等内容,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一五计划的制定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是大跃进时代的带有时代烙印的口号,所以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B.“大跃进”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族出版业中,商务印书馆一家即独占半壁江山,其他众多出版社无法与其争锋,然而中华书局利用民国成立的政治机会,打出以“养成中华民国国民”为出版原则的旗号,快速崛起,并最终形成“商务”“中华”双雄对峙、共掀波澜的局面。中华书局的崛起说明(?)
A.竞争策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爱国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D.辛亥革命为民族出版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当中的信息“中华书局利用民国成立的政治机会,打出以“养成中华民国国民”为出版原则的旗号,快速崛起”可见,其出版的原则对于其崛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与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意识增强的潮流相符合。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的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工业中“近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
C.借鉴外商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
D.采用私人投资和市场营销的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存天理,灭人欲”主要是限制人的欲望,让人都安心的接受封建统治,故选B。AC项是朱熹的做法,是手段,不是目的;D项错误,当时尚未出现民主启蒙思想。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