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 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是指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与明末清初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关,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在这样背景下出现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A的表述符合题意;B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明清儒家是对先秦的儒家学说批判继承;C不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弊端的信息;D的表述与题意无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情节紧张曲折,对白幽默逗趣,是一部亦庄亦谐、亦喜亦悲的剧作,剧中的纪晓岚(即纪昀)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下列话题中正确的是?
A.“他著述了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B.“他编纂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C.“他主持编纂了一部庞大的类书”
D.“他主持编纂了一部最大的丛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纪晓岚主持编纂了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改革开放,逐步融入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不符合题意;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逐步融入世界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以文补图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强“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和我们无仇的”,“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军万马的人,不要杀那一二无用的洋人”。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一旦开战,“在两军阵前,有进无退,巴不得把他杀尽。洋兵以外的洋人,一概不伤他。洋兵若是降了擒了,也不杀害”,也“不能灭洋人的国”。
材料三 面对洋人,“越恨他,越要学他;越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即如他的枪能打三四里,一分钟能发十余响,鸟枪只能打十余丈,数分钟只能发一响,不学他的枪炮,能打得倒他吗”?
——陈天华《警世钟》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陈天华在对待洋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什么看法?
(2)材料二中,陈天华提出了反侵略斗争的一种什么策略思想?
(3)材料三中,陈天华提出了反帝国主义的什么主张?这是对谁的什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明陈天华在反帝问题上的主张,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
D.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1)对洋人应作具体分析的看法,而不赞成盲目地反对所有的洋人。(2)反侵略应有理有节的思想,而不应该好坏不分,乱杀一气。(3)“要想拒洋人,须先学洋人的长处”;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4)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天华的革命思想。前三问应结合陈天华的革命思想和材料的有效信息解答;(4)问考查了义和团“扶清灭洋”,盲目排外;而陈天华指出区分不同类型的洋人。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文献是
A.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政治建设,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是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他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