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汉宣帝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影响汉朝形成该刑法原则的主要因素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判断题 该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建交新增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积极展开多边外交
3、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港澳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
①社会主义原则?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④改革开放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判断题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判断题 34.(10分)【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斯大林决定放弃新经济政策……1928年斯大林实施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西方在刚开始时怀疑苏联创造新社会的计划,随着一系列五年计划的展开,怀疑逐渐变成了真正的兴趣。……对欠发达国家来说,苏联成功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时,欧洲似乎正在安定下来,进入一个和平、安全和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给彻底破坏了,大萧条产生的经济混乱和大规模失业逐渐损害了前几年已经取得的和解的基础。各国政府在日益增长的贫困和不满情绪的压力下频繁更替。而这种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反过来又直接地、也是灾难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
——上述材料均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历史的显著特征是什么?(2分)这一特征是
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5分)
(2)20世纪30年代末,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欧洲,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其原因。(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