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与他演说中所谓的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
B.《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定》
C.《四国条约》《慕尼黑协定》
D.《反共产国际协定》《慕尼黑协定》
2、判断题 (34分)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珠港事件
?
材料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材料四: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苏、美、英三巨头
?
材料五:我们不屈不绕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雅尔塔会议公报
材料六

材料七: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材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宣言的发表对大战进程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是指什么?(2分)二战中具有同样的意义的战役还有哪些?(2分)
(4)材料四中会议中的中心主题是什么?(2分)之后根据此会议主题进行了怎样的军事行动?(2分)(5)依据材料五,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4分)
(6)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图3与图4的关系。(8分)
(7)理解材料七,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角度说明,在二战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联合起来”的事例。(4分)(各举两例)
(8)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请指出二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3分)
3、判断题 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能力?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角逐中,美、英之间关系的正确表
述是(?)
①在抵制日本扩张方面有共同利益?②在中东问题上竞争激烈 ③
在控制国联问题上矛盾尖锐 ④在中国政策问题上较为接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被称为“沉默的小羔羊”。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作出决策的资格
B.不想插足欧洲事务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D.日本不擅长外交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