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A.开平煤矿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继昌隆缫丝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这几个企业中,A、B、C三个企业都是官办企业,只有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符合历史潮流。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在19世纪90年代的变化说明当时列强在华大量倾销商品,中国被纳入到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中。而选项B、C、D中的“完全”、“完全”、“根本”等词的表述不符合当时中
国情况,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是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照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统区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
B.国统区社会治安良好
C.国统区市场繁荣,商品丰富
D.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1949年国统区通货膨涨的历史现象,D项正确;A项“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与史实不符;B项“社会治安良好”说法错误;C项“市场繁荣,商品丰富”说法与史实不符。选D。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
点评:本题反映的是国统区大量印刷纸币,导致通货膨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因此,就出现了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现象。实际上本题是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压榨等因素,民族资本主义是日益萎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荣宗敬家族企业的纱锭数量统计,它反映出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辉煌
B.一战后民族资本陷入困境
C.荣氏家族发展成垄断官僚资本
D.一战后荣氏纺织业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数据表明的是持续增长,说明荣氏家族并没有在一战后陷入困境,排除AB;荣氏家族是民族资本,不是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排除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