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贞观政要》一书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利益
C.忧怜百姓
D.完善各项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答案是。此题解答的关键先要看懂材料,弄懂“本质”的含义,“本质”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属性。一般来说,封建统治阶级采取任何措施其根本目的必然反映其阶级属性,维护其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后人将孔子提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和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归纳为“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马克思看来,劳资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然而中国,曾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其中包含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在中国,产生这一思想的社会基础最早应是在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B项是在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被消灭,可排除;C项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成为反对的对象;D项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但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A项正确,新中国刚刚诞生,还有很多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未完成,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主要表现在( )?
①服饰文化 ②饮食文化 ③居住状况 ④婚丧嫁娶 ⑤社交礼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要对“物质生活”与“习俗”有充分的理解,上述五点都属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范畴,所以应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所示的数据变化

1957~196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A.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
B.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C.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D.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1957—1960年间城镇人口比例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受大跃进的影响,1960—1963年间城镇人口比例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八字方针实施,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