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是天天吃“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甚至高喊“这个方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前任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以来,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罗斯福却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前后观点有哪些不同?
(2)概括分析上述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结合本题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报纸、议员、胡佛的言论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指责罗斯福新政一些触犯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做法;罗斯福则认为他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仍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2)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对银行、农业、工业分别进行了调整。在银行、农业等方面的调整,有国家政府的经济保障。在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中,1933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并保障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通过自选代表与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规定了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这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因此遭到急功近利的资产阶级各方面的批评。
(3)资产阶级在如何发展资本主义上存在分歧,在调整经济危机的方式上也存在矛盾,这是资产阶级不同政党主张上的差异,在本质上并无根本冲突。新政调整了垄断资产阶级同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的长远和整体利益。
本题解析:本题属材料式分析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及史论结合能力。解答第一问要在分析议员、报纸、胡佛与罗斯福的言论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出其中的不同点;第二问要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加以阐述论证,说明新政为什么遭到反对;第三问要坚持生产力和实践的标准,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新政的历史作用与地位;第四问要具体结合两类观点说明其差异的本质及其所反映的阶级利益。
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高度评价罗斯福,主要是因为他
[? ]
A.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B.使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
C.不囿于陈规,勇于改革?
D.所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影响了中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声中下台
B.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
C.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D.为实现工业化,中国人民以饱满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B.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危机破坏性特别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