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 )
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③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④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人民政协在1949—1954年代行人大的职能,之后变成统一战线组织,因此②不正确。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
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 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
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
材料四? 20世纪末期的世界在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上存在的一种新趋势是由欧盟体现的。尽管欧盟在其内部建设中困难重重矛盾不断,正如人们所说建构一个超民族的共同体、形成统一的欧洲认同是如此之难,但欧盟无疑体现着对传统的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概念的超越。国内有的学者把欧盟描述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这也许是基于对欧共体的成立背景及早期情况的考察,当时它东抗苏联集团挑战西拒美国控制的企图,要在“两超”的夹缝中确立欧洲的地位。而欧盟的内部建设意味着人们正在企图克服民族主义给欧洲带来的弊病,“结束上千年来存在于欧洲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与争斗以及民族主义的战争”,通过一体化而使欧洲享有和平、繁荣和幸福。
——摘自安东尼·D《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4分)根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4分)对此,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新主张?(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末期由欧盟体现的民族主义趋势。(6分)
参考答案:⑴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近代民族民主国家;启蒙运动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4分,答出两点即可)
区别:19世纪中期前,民族主义是人民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与富强;19世纪后期起民族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和争霸的工具。(4分)
⑵民族情绪:忧国、救国。(2分)?
影响: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分)
⑶理由:世界主义是帝国主义为遏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的;中国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4分)
新主张: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3分)
⑷评述:欧盟所代表的是新型的区域性民族主义;是对于片面民族主义的反思;受冷战、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加速了欧洲一体化;增强了欧洲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设等。(6分,答出三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袁世凯于1912年4月22日发布大总统令,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或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将来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内政”。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看出蒙、藏、回疆等地区都属于中华民国领土,国民也属于中华民国,因此体现了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A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西欧有人将一体化进程形象地比喻为顶风骑自行车爬坡,越往上越吃力,必须奋力向前,稍一松弛便会倒下。下列不属于“顶风”的是
A.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B.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差异
C.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激化
D.民族国家利己主义意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顶风”的准确理解,即欧洲一体化的阻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经济的差异,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激化,还有民族国家的利己主义意识等的存在,阻碍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而西欧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B的说是欧洲一体化的阻力不准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事件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的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香港、澳门的回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了近代因外国侵略而遗留的历史问题,也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占领我国国土的历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