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的主要利益有?①分得了大量殖民地?②控制了国际联盟?③海军力量得以与英国并驾齐驱?④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 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华盛顿会议上,《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放弃了“双强标准”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对等的原则,标志英国海军优势从此终结,日本海军扩张受到限制,承认其海军只处于二流水平,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因此③④符合题意,而①②的表述均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慕尼黑协定的影响。1939年9月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该条约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A正确。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战后的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关系,但矛盾依然存在,并有时激化。战后初期的矛盾主要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故①③④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不合题意,故排除②。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帐,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在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2分)
(2)材料二中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2分)为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4分)
(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的实质。(2分)
参考答案:
(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2分)
(2)英国。英国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依此掌握了“国联”的支配权。(4分)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传统,使威尔逊遭到了失败。(4分)
(4)争夺世界霸权。(2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后美英两国关于国际联盟领导权的争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中“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国联’有权干预“等信息可知美国的目的是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第(2)问,由材料中“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可以判断出对英国最为有利,因为英国的殖民地(自治领)最多。第(3)问,联系材料归纳分析材料三的内容,材料四中参议院对威尔逊的建议不买帐,原因在于美国没有控制国联且加上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最终出现威尔逊征服了欧洲,却没有征服美国。第(4)问,结合上述问题的分析归纳本问,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围绕国联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的实质是争夺世界霸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参考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争霸而相互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联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寨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把20世纪前半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括为“争夺”和“勾结”两大特点,这属于对特点的概括。还要概括出这一体系不能维持世界和平的原因和破产的原因,这属于对原因的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