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融寡头在资产阶级内部所起的领导作用,是依靠着垄断组织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是依靠着生产资料大量集中在他们手中,是依靠着国家在分摊公债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银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果事先不同主要垄断组织的代表人物协商,就不能在经济政策上采取任何一项重大的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二 我们社会的私人资本家不大愿意投资于我们因国内外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物学过程的原理以及其他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要冒风险,因此,这种经费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
——《科学革命是挑战和希望》
材料三在 1958-1968年这段时期,以新发现和新发明为基础的工业部门的平均增长率为85%。但是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这段时期增长511%,这些数字表明,仅仅保持加工工业每年平均增长52%的比例,就需要有多少新部门,就需要这些部门有多么高的增长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请回答:
(1)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什么大力投资科研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美国为例,如何评价二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是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政策要与垄断组织紧密配合才能决定。
(2)材料二说明美国重视对风险大的科学研究的投资,私人企业无力承担,应由国家负担,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说明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较快,其中又以计算机增长率最高,对科技投入可以促进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新”在
A.国家加强经济干预
B.依靠市场调节经济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延顿认为:在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由于社会逐渐开放,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迁,社会动员扩大,人的自主意识觉醒,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随着改革的进行日愈膨胀,而国家制度和整合机制的变革却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人们被调动起来的欲望和诉求,因而民众中产生了一种相对挫折感,并引发弥散性的不满情绪,导致社会失序。对此,加强中央权威的力量也就成为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该观念成为新权威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释】新权威主义是指主张改革之初就遇到种种问题在旧体制向近(现)代商品经济秩序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有近(现)代化导向的权威政治来协调整合社会秩序,并引导近(现)代化进程。作为学说,新权威主义被用以描述或解释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国家的政治发展现象,而作为政治实践,新权威主义则是介于传统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体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权威主义”的相关观念。
(要求:,对该观念赞成、反对或另有观念均可,要求观念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分三个等级:一等(12-10分),二等(9-5分),三等(4-0分),满分12分。
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解读准确。(2分);
论证部分:要求材料表达全面,针对性强,史论结合,至少两例。(8分)
归纳部分:要求总结提升,不能简单重复观点。(2分)
观念一:(1)判断:提炼观念,表明反对。
(2)论证:推进近(现)代化过程必须实行民主手段。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后来又通过议会改革等,逐渐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后期,刚刚独立的美国,外有威胁,内部松散,人民生活状况没有改变,各地反抗不断,美国召开制宪会议,通过1788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联邦制政体;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奇缺,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人民政府依靠人民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政权巩固。(3)归纳:社会混乱就是过去的专制反动造成,只有依靠民主才能调动和满足人民要求,最终必须实现全面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
观念二:(1)判断:提炼观念,表明赞成。
(2)论证:近(现)代化特殊时期可以以特殊强有力手段推进达到社会近(现)代化效果。法国大革命第二阶段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外有反法同盟干涉,内有封建反革命叛乱,物价飞涨,人民困苦,要战胜内外反革命势力,保卫革命成果,雅各宾派上台后用真正革命的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封建束缚,建立特殊统治,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但是危机结束后应该迅速回到正常的民主轨道。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低迷、局势动荡,人民渴望摆脱困苦,罗斯福总统在人民的支持和国会的授权下采取强有力手段实行新政,经济复苏,失业减少,人民收入增加,避免了法西斯势力抬头,维护了民主制度;二战后东亚各国摆脱殖民统治,百废待兴,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东亚地区采取威权政治,促使本国(地区)经济飞速发展。(3)归纳:威权主义可以推进现代化,但只是走向民主政治的一种手段,最终必须实现政治民主化和全面现代化。
(其他言之有理的观念、史实例证可以酌情给分,贵在独立思辨。)
本题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作者的观点,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解读准确。论证部分:要求材料表达全面,针对性强,史论结合,至少两例。归纳部分:要求总结提升,不能简单重复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美国1935年的调查显示,年龄在25至30岁的未婚妇女比例比5年前提高30%。未婚妇女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
A.美国妇女婚姻观的变化
B.经济危机
C.社会动荡不安
D.受当时社会习俗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时间信息可知题干未婚妇女比例提高的历史现象的大背景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未婚妇女比例提高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故B项正确;A、C、D项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而且与时间也不符,故A、C、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