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时期
| 注册公司数
| 资本总额
| 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
| 每个公司平均资本
|
1903-1908年
| 127家
| 5122万元
| 21家
| 40.5万元
|
1913-1915年
| 124家
| 2442万元
| 41家
| 19.6万元
|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图表选择题,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主要呈现了1903-1908年、1913-1915年两个时期民族工业注册的数量规模的具体情况,由注册公司数及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可得出该时期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因此A符合题意,B、D的表述不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晚晴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在19世纪晚期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南通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张謇作为晚晴状元,放弃做官的机会,毅然回家乡南通创建了大生纱厂,故C项正确,AB两项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企业,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参考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考查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背景,和这些理论的作用。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事物的本质,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而后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归类得出;第(2)(3)问可从材料中获取答案;第(4)问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实际是考查这些理论的作用,要简明扼要的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项目
| 1949年
| 1957年
|
社会总产值
| 3.8
| 35.7
|
国民收入
| 1.9
| 14.3
|
工业总产值
| 1.7
| 19.1
|
农业总产值
| 2.1
| 5.0
|
社会商品零售额
| 2.8
| 17.1
|
①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为表格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从表中看出1957年比1949年社会总产值有了显著增加,反映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故①②正确;同时国民收入也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故③正确,A项组合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