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的内容包括(? )
A.决定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B.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判断题 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大跃进”鼓干劲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4、判断题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全国各地都加快了开放的步伐。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的是
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等地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五百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四百多家企
业
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十多家工厂和工业园
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建立分厂、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港澳,华侨多 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③工业基础雄厚 ④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