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72年,东京—横滨铁路通车,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A.“文明开化”政策
B.“殖产兴业”政策
C.扶植私人资
本主义的政策
D.强化军事改革的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 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另一个特征是,从全 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 惠者地位。……16?18世纪,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 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
材料二 ?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的译 著达2 6 2部。但也并非只研究军事,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物理、化学、天文、地 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学家开始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 治思想领域。
1842?1872年,中国政府被迫签订76项不平等条约,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 22项重 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 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 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 是现代彳匕的过程。
(1) 概括材料一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分)以近代中国为例,阐释“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 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的含义。(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9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人类文明财富具有共享性;历史上先进文明的施惠者和受惠者地位会发生转换。(4分)含义:进入近代,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但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中国政治经济主权受到侵略与破坏,另一方面,西方政治思想、思想文化和先进生产方式逐步传播到中国,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6分)
(2)背景:1842年中国被英国打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这一事件对日本震动极大;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加剧,日本国内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主张救亡图存。(6分)
(3)认识: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克服对不同文明的偏见和误解,主动推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与相互借鉴;(3分)近代西方对中国和日本的侵略体现出了不同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也体现了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征服;(3分)而中日的近代化探索与发展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对先进文明的学习和自身文明的不断创新。(3分)(紧扣材料且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即可概括出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可根据材料“另一个特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惠者地位的”然后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史实说明即可。。
(2) 根据材料二“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治思想领域...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22项重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即可出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
(3)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文明史观,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可以以日本为例,进行正面和反面的认识,或者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诸多改革举措。图7寓意的改革举措是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通过“缝补”把日本连为一个整体。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废藩置县”,除了把握其含义和意义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有学者指出在明治维新前“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的,武士们在衣者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此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道廉耻为何物”。该作者的目的是
[? ]
A.维护幕府统治
B.揭露武士的腐朽
C.揭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D.客观地讲述历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