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
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人,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 ]
A.对襟褂子
B.唐装
C.西装
D.长袍马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
? 
图1?长袍马褂? 图2?西服与旗袍
? 
?图3?20世纪? ? 图4?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年代的确良面料衣裳

图5?20世纪90 年代后女性职业装
(1)判断图1、2反映的时代。 ?
?
(2)图1至图2时期服饰、称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其原因。?
?
(3)观察图3,该种服装流行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
(4)相对于图3,图4、5中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参考答案:(1)清朝(回答清末或清朝时间段内均可);民国。
(2)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国人模仿、崇尚西方的生活习惯于服饰样式;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清朝尊卑有别的称呼习惯。
(3)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服饰比较单调;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亲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服饰打扮、礼仪习惯。
(4)服饰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义礼仪上的变迁,跪拜、老爷与大人这是旧中国等级差别的体现,而握手、鞠躬、先生、同志等是平等思想的体现,故体现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B项正确;
考点:民国时期的习俗的变迁
点评: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