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中涉及“新政”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
A.整顿金融
B.复兴工业
C.社会保障
D.国家立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 91ExAm.org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B、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30年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材料中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增加美国进口别国商品的税率,遏制美国的进口产品,保护国内市场。这种做法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A、C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C.得到美国国会的大力支持
D.得到美国人民的拥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