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表现。(3分)
(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氓恩仇”的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举例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2
分)结合材料一分析欧洲国家合作的目的(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马歇尔计划使西欧附属于美国;东欧受制于苏联;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墙的修建);北约和华约分别由美、苏控制。(3分,任3点即可。)
(2)国家:法、德。(2分)?
事例: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2分)
目的:发展经济,提高地位,摆脱美苏控制和威胁。(2分)
(3)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世界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2分)
本题解析:(1)“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意味着欧洲不在是独立自主的,表现联系战后初期美苏冷战的史实来分析说明即可,如马歇尔计划使西欧附属于美国;东欧受制于苏联;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墙的修建);北约和华约分别由美、苏控制。
(2)第一小问结合欧洲联合的史实来分析可得出这两个国家是法德;第二小问可从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来列举即可,如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第三小问目的从材料一中“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的信息科概括出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从“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信息科归纳出摆脱美苏控制和威胁。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和措施可归纳出关注社会公正、关注社会平等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新政的内容,从社会公正、公平的角度来分析,可归纳出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4)影响从材料三中“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的信息可归纳出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世界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柏林墙被掘开了,但是,这并没有伴随着胜利的凯歌,只有沉重的记忆带来的苦涩思索”,这堵墙曾经(? )
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B.防止了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C.是德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象征
D.使美国赢得了美苏争霸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A.与雅尔塔会议直接相关
B.是美苏全面冷战的产物
C.是北约和华约对峙的结果
D.是反法西斯斗争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①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分裂。
②日本投降后,美苏占领朝鲜使朝鲜半岛分裂,分别建立了 大韩民国 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进行 抗美援朝 。
点评:美苏冷战影响:①、“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②、美苏实力相当,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在“冷战”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兴起。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罗伯特·奥本海默将美苏两国比作困于瓶中的两只蝎子,“彼此可将对方置于死地,但自身也性命难保。”他形象地说明了( )
A.美苏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冷战与“热战”相互交织
C.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
D.冷战关系居于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彼此可将对方置于死地,但自身也性命难保”表明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
①抑制和削弱强权政治?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和平与发展?④消除国际恐怖主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