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下列与之相关的选项是?
[? ]
A.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是在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就是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曲折与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来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4年8月22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百周年诞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他的讲话摘要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实的熟练掌握。①是十二大提出的,②是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中讲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选C。A项是在1982年十二大提出来的;B现是在1987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来的;D项是在1984年提出来的。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