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9 11:53:32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凤凰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政治上:废除王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将六国旧贵族迁至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作用:①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本题解析:(1)措施依据材料一来归纳即可,注意划分材料层次,获取有效信息。从“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和“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的信息可概括出政治上废除王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从“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和“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的信息可概括出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从“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的信息可概括出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作用从材料二中“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信息可归纳出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再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的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虽死犹存”是对秦朝对后世影响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指秦朝对全国的统一及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 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提到的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A项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始皇的功绩;C项主要针对唐太宗而言;四位皇帝共同的说法选B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等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唐太宗改革州县制和府兵制等;宋太祖通过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地方设通判、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等加强中央集权。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存在着两大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历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代推恩令、宋太祖采取的削实权、收精兵、制钱谷等措施等也需要掌握;此外,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以及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诗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
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唐朝诗人想象力丰富
D.技巧高超、风格多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中的反映,唐诗兴盛的根本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基础方面去找,A项封建社会的鼎盛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经济的繁荣,是必然因素,因此是最佳选项,而B、C两项只是偶然因素,D项是唐诗兴盛的具体表现。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两汉时,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身,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宋朝就必须站着,到明朝时则须“众官皆跪”,对这一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皇权不断加强
B.相权不断削弱
C.官僚地位不断下降
D.臣下更加重视礼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