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边所示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民国十四年三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

A.83年
B.65年
C.50年
D.30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解答题需要掌握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七子之歌——台湾》创作于民国十四年,即公元1925年;而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是在1895年。两者相隔30年,故选D。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即不平等条约:
战争
时间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与英法《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辛丑条约》(1901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没能很快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削弱了中国人民的购买力
C.外国商品不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
A.《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B.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
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D.工部局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接连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四县,成立小刀会政权。初用“大明国”国号,旋即改称太平天国,由刘丽川上书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领导。英﹑美﹑法当局曾声称对局势保持“中立”。但为维护在华利益和威胁清政府,1854年4月,英美驻军袭击了上海城内的清军营盘。根据上述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天朝的危机?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史学界公认的“现代化”的含义是指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农业宗法社?会向工业法制社会转化的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也开始了现代化。下列事件中,体现现代化精神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清末新政? ③义和团运动? ④实业救国? ⑤文化大革命? ⑥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义和团运动和文化大革命都没有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农业宗法社会向工业法制社会转化的进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其中630余人次的涉案者为英国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D.领事裁判权任其为所欲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领事裁判权的理解能力。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题干中英国人在华的刑事案件增多正是由于领事裁判权造成的。故选D。?
考点:领事裁判权
点评:1843年英国在香港设立法庭,并在当年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中正式规定在华英国人的涉讼案件由英国自行裁判,由此开始了近代的“领事裁判权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