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考察苏格拉底的思想表现。题中的“证据”、“实证”等处说明苏格拉底不是一味地接受和盲从周围的一切,C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虽然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但是与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公推公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干部选拔方式。十七大后,通过这一方式选拔的干部从数量、范围和职位重要性上都向更高层次迈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传统的“举荐制”和“科举制”的复合体
B.在“民主”话语和“创新”追求下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回归
C.以笔试加面试的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录用的最重要标准
D.入围干部当任或淘汰时的票决制,带有“党内民主”色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图,读下图所示的经济结构图,指出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这种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这种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图三这种经济结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答案为A,明显错误。本题考察经济部门的变化。根据图中传统农业所占比重日益减少,工业、知识产业不断增加,说明科学技术在生产部门中的作用越老越大。图一应是在工业革命前的结构图。图二中出现了工业,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变革。图三中出现了知识产业、服务业这些属于第三产业,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总之形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
点评: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是考查的重点,尤其对于其影响考得最多,大多通过各种材料创设情境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辰时相当于现在二十四小时记时的
A.01:00时 ~ 03时
B.03:00时 ~ 05时
C.05:00时 ~ 07时
D.07:00时 ~ 09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史学常识。十二地支对应今天的时间如下。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 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 21时至23时。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过努力,又使双方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B.双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逐渐趋同
C.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立场都一致
D.中美双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公报的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两国关系的改善既有中国方面的因素,也有美国方面的因素,既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B、C、D表述错误,分别错在“逐渐趋同”、“历届政府”和“始终恪守”三个关键词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