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度过难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其中一点就是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更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这说明了当时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点评: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包括: ①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具体原因: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市场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凯恩斯理论中“看得见的手”指的是
[? ]
A.资本家的生产
B.劳动者的消费
C.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
D.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 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斯大林体制下苏联经济上忽视农业、轻工业,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的提高;政治上忽视民主,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因此A错在“苏联工人自由快活”;B错在“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结合材料“1931年”可知是经济大危机时期,西方工人失业率大大提高,而苏联未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C正确,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D错在“苏联工人当家作主”。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斯大林体制的利弊。(1)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2)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Folsom,?Jr.)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