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说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是指 ( )。
①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了百姓最低经济安全
②缓解了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的程度
③遏制了美国国内的法西斯势力
A.①②③
B.② 91eXAm.org③
C.①②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危机往往引发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有效地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以上三方面都是其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1933年到l945年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特征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其他领导人坦率地承认,美国必须出口美国商品,必须进口战略原料,到l947年美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l/3,价值每年达l40亿美元。关键性的工业例如汽车、卡车、工作母机、钢、农业机器的繁荣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农民大约出口其一半的小麦。当年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利昂凯塞林说:“如果我们要想避免经济崩溃,美国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在国内外另外找到4000亿美元的市场。”如果美国的出口缩减,海外市场缩小,那30年代的大萧条将会重演。马歇尔在演说中毫不掩饰这一点,欧洲经济的衰败“除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以及因人们的贫弱而引起混乱的可能性之外,美国经济的后果如何,也应该使大家明白”。
——摘编自《二战后的美国经济》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三?二战后初期,西欧地区面临经济崩溃,美元和黄金储备几乎枯竭,外贸能力几乎丧失。世界其他国家中,有许多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果没有美国积极主动的措施,美国的经济运转就会失灵。
——摘编自《二战后的美国经济》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为解决经济存在的问题,针对国际市场采取了哪些“积极主动”的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美国“积极主动”措施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16分)
(1) 特征: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发展到战时繁荣?(2分)?
因素:罗斯福新政(2分)
二战的爆发,美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2分)
(2) 问题:美国因产能过剩,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 (1分)
原因:战时经济的畸形发展;战后国际市场的萎缩(2分)。
(3) 措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建立关贸总协定等(3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4) 认识:逐渐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2分)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8分)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材料二?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和驻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6分)
(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14分)
参考答案:
(1)经济思想:重农抑商。(2分)
依据: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工商业者不事农耕,逃避兵役,容易导致国家灭亡。(4分)
(2)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4分)
事例:罗斯福新政。(2分)
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2分)
(3)背景: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国家的弊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 (6分)
看法: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国家)干预经济要适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任答2点得8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僇力本业”可得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重农抑商,材料中强调了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如果工商业者不事农耕,就容易导致国家灭亡。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是因为当时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而苏联在经济建设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了政府干预经济建设,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及知识运用的能力,材料中撒切尔在任的时间为“1979—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同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为此撒切尔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政策是不同的,因此经济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且调整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国家)干预经济要适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系统
C.加强了对工业的指导
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因为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所以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针对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有人提出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呢?以下正确的是
A.美苏两强称霸世界的体系
B.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体系
C.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D.人类社会中的“丛林法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