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汉“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反映了
A.曹参的一无所为
B.萧何的强大影响力
C.黄老思想符合民意
D.汉武时期积极作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引文中对花生的描述很明显是一种虚报产量的行为,这是发生在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泛滥,因此正确选项为B。一五计划时间为1953-1957提前一年完成,人民公社最大的特点为“一大二公”,“文化大革命”发生时间为1966-1976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故ACD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父亲有一同事,因上课时挥舞教鞭用力过猛,戳破了毛主席的画像被打成“反革命”,不久就被枪毙了。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种现象毫无历史根据 ②据判断,这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现象 ③说明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 ④表明当时阶级矛盾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可结合所学知识用排除法加以判断。①项所述明显不对,关键看④项,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阶级矛盾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故选A。
点评: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后来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政府强硬坚定的立场
B.世界潮流的推动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中国能收回香港,首先,是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租借条约,而不是割让条约。所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于法有据;其次,中国的日益强大。假如中国还是晚清那样任人宰割,那就不可能收回香港。甚至会割让广东至辽宁沿海地区。所以说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汉武帝政治“有为”的需要
B.实质是兼采百家之长,儒法合一
C.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D.是中国封建思想专制的开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