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
D.《南京条约》中最早开埠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是在台湾,而不是在上海。其余选项所述事件均发生在上海。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王制》
材料二?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
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
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
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康有为“托古改制”,把作为变法理论依据的进化论,与古老的公羊三世说揉合在一起,把改制的核心内容——君主立宪,与传统的民本主义食二为一。他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引伸民权思想的“大义”。
——刘向平《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演化及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且具有什么意义及局限性?(6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思想的内容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6分)
(4)综合材料分析,上述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1)民本(或君舟民水);君主要施“仁爱”。(2分)
(2)提出民权;批判君权。(2分)
意义: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影响。(2分)
局限性:未提出新制度的建设方案;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范畴)。(2分)
(3)内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2分)
特点:“托古改制”,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思想相结合。(2分)
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推动了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2分)
(4)贯穿民本思想;不断继承发展。(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和“平政爱民”等字样可以找到答案。(2)从材料“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可以看出是批判君权,这种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没有提出建设新社会的方案,总的来看,影响有限,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3)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为,主张君主立宪制,从材料可以很明显的找出其特点是“托古改制”,把维新变法同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启蒙了人们的思想。(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我国民主思想得到一步一步的发展。
点评:我国古代虽有民本理念,但是并不是民主思想,不是体现以人为本,而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上。近代前期,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早期民主思想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性质上来说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还是固守在封建制度上。近代维新变法第一次把西方的民主制度作为努力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年来一些“养生大师”备受关注。有些“大师”专门弄虚作假以聚敛钱财。从纯理论的角度看,下面哪一类书籍更可能成为他们玄妙理论的来源(?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说明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我内心的良知(伦理道德),强调了伦理道德的主宰性,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表明王守仁坚持“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故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下面关于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史实是独立存在的
B.史实经后人的思考才有意义
C.史学及其意义是在思想或精神活动中同时产生的
D.历史事件背后必然有行动者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