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由题干材料可知,题目反映的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体制,这一制度造成西汉初年王国势力尾大不掉,威胁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这一制度不符,排除。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依据上述史料得出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避讳制度以及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特征。
微子启为长子,但是庶子,没有继承王位,而纣作为嫡长子最后继承王位,只能说此时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经确立,因此1错误;由题意可知对于周武王而言,微子启并非周氏王族,而应是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2错误;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题中微子开因避刘启的名讳改为开属于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可知是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因此3正确;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题中指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古代重祭祀,具有强化神权与王权的作用,因此4正确。所以正确的有两个,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元朝统领宗教事务并管辖西藏地区与管理边远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宣政院
B.行中书省和枢密院
C.平章政事和达鲁花赤
D.宣政院和宣慰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政治制度,其中中书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行中书省则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中央最高的军政机构。而C项中只是当时的两个官职名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道:朱元璋废 丞相,权分六部 ,故选A。军机处始于清朝雍正年间。C不符所学。清朝1905年结束科举制但不是为了促进民主而是为了维护统治。
考点: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点评:本题是常识题,难度小。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2分)并就此作简要评价。(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1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有什么意义?(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1分)
参考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1分)
(2)制度:郡县制。(1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2分)
(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1分)
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1分)
评价:汉初错误地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分封王侯是历史的倒退。(2分)
(4)状况:疆域辽阔。(1分)制度:行省制度;宣慰司。(2分)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答两点2分)
(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现代史》试题预测.. |